系统实现
建设智慧社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在建设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社区信息化的工作量和数据量极大,并随着社区智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区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量也加快增长并不断更新;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牵涉面广,各基层管理单位间的协调复杂;系统涉及的功能繁多,但系统的承载能力、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在实际建设中必须有所取舍。以下将就我们在建设中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基础数据采集
智慧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构建一套涉及社区管理各个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库。通过信息采集子系统快速准确的从辖区内各职能部门、第三方平台采集能源和水保障情况、环境卫生、交通组织、文化教育、防震减灾等涉及社区管理的指标数据、事件数据和视频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建立索引分别存储。因为时间的推移,社区的信息库的内容将不断的积累并更新,考虑这些因素,实现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采集难度是极大的。目前系统中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三个部份:
街道办、派出所、租赁办、社区原有的业务平台已录入的社区党建、统战、治安、民政、文化、城管、计生、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等数据,包括平安城市及辖内相应的视、音频信息资源,可通过第三方接口获取,并按需分类存储。
对动态变化的流动人口及相关的计生数据,通过WEB客户端,调用出租屋管理系统中的楼房信息,核实身份证基本信息后,读取和存储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居住证、指纹特征码和面部特征码等信息并与计生信息、网格信息、“三级五分类”等数据关联,并构建流动人口信息库。 对环境卫生、设施状态、事件信息及其它扩展信息可直接由前线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客户端实时返回。
数据采集是不断演进的过程,在建成后的日常例行事务中,需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居民的主动合作,实现动态的数据采集,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
过程如图2所示,数据管理服务将接收到的数据分析保存到数据库中,Web服务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展示给前端用户。
数据仓储和服务
将信息数据进行集中有序的存储、管理与利用是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采集的社区指标数据、事件数据和视频、音频数据涉及社区管理的各个方面,它们都有不同的格式和特性,将这些分散的数据源抽取到缓冲区后进行清理、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集中,形成可识别和使用的信息,才能成为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展现的基础。
系统中的数据仓储与服务实现了对社区信息资源的统一更新、维护、管理、检索和服务。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维护、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服务、运维支撑。
如图3所示,数据服务以海量存储设备为基础,按需为客户端应用程序或者控制台程序提供服务。
视频资源的调用和共享
系统可实现对所在辖区中的平安城市视频资源的调用和共享,基于“流媒体多级代理和分发”技术,实现了视频资源的多应用共享在管理业务中嵌入实时实景视频,实现对管理对象相关的治安情况、环境卫生、突发性事件进行监控。
为实现多用户的并发访问和资源共享,系统中对视频资源采用“流媒体多级代理和分发”技术。在视频图像的请求与分发的设计上,通过代理转发机制,将对视频源的请求由流媒体服务器集中后发送到相应的前端设备,并将来自前端设备的响应数据分发到各请求源,从而有效降低对前端设备或录像服务器的负载,实现了资源的多应用共享。
系统中通过工作站或智能终端,可随时随地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信息、出入情况、计生信息等上百项信息进行查询,当重点关注的人出现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同时平台上可显示相应位置的视频及周边相关视频图像(见图4)。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