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国制造”走向了全球,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污水、废气、噪声、光污染、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残留物等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也越来越多。人们生活环境受到生活和生产的破坏而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气体排放,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好人类生活环境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保护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开始积极探索使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加强环境监管。环境监控,在行业应用领域被长时间“冷却”后,迎来它的爆发期。
规模化应用市场到来
“需求刺激市场”。2010年,在山西太原召开的环保部“工业污染源监控暨环保物联网技术研讨会”,明确指出我国现已经建成343个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000多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环保部环境监测局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区300多个地市近万家排污企业共同实施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项目,总投入超1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数万个信息点位的联通,实现了对排污口、环保治理设施以及部分生产工艺的全方位监控,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环保监控体系,使得“十一五”环保呈现向好态势。去年,国家环保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建立完整的工业污染源监控技术创新体系及构建工业污染源监控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验证平台为目标。相关专家表示,应用物联网理念创新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巩固污染减排成果的有效手段。
另据了解,江苏省计划在2011年底前,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控子系统,从而实现对辖区内重点生态环境要素的全面自动监控;2010年,河南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全面启动,河南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是该省“十一五”总量减排的重点项目,投资6.7亿元。目前,全省环境自动监控九个子系统已基本建成,正陆续投入试运行;重庆市环保局信息显示,近年来,重庆市加强了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形成了常规项目监测能力,对长江入境断面实施了自动监测,对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测,以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包头市根据自治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统一建设的要求,今年共投资2700多万元,建设了环境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目前,在中国应用较多的环境监控是水资源管理和动力环境监控,其实环境监控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比如农业环境监控、温室大棚种植监控、钢铁行业能源环境监控、通信站环境监控等等。“管中窥豹,现一斑”,环境监控现在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已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这对安防行业就是一个机遇。
市场应用的难题
福祸相依。在机遇中,难免会遇到挑战。目前我国环境监控现状是,应用的监控解决方案大都能满足环保行业简单的基本需求,系统的先进性低,所以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是:
监控系统联动性较差,维护缺乏保障
在环境监控领域,各种污染源,如水、气、噪声等数据的监测日趋成熟,同时对视频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很多环保项目中都整合了环境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控前端设备、排污情况、人员活动等,但是大部分还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各自为政,操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使用效率。同时,安装在野外的前端数据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即使一些设备是放在监控站房里面,但是也不能保证安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针对环境监控前端采集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势必会造成不法分子偷盗、破坏的事件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固定监控无法覆盖,导致中心无法根据现场状况制定污染控制方案。一般环保监控设备都放置在前端监控站房内,站房内设备很多,除了采集设备外,还会有UPS不间断电源、空调等设备,在监控中心不能对前端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同时对前端站房的门禁系统、温湿度等都不能掌握,不能做到远程监控和管理前端设备。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