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失窃门"彰显文物博物馆安防漏洞
2011-08-04 15:26:01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肖细军
责任编辑: cpslili
收藏本文
5月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发生震惊全国的文物盗窃案,而不到一个月之前的4月1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曾发生重大安保疏漏,导致监控系统出现6小时“真空”期,展馆中所有监控、门禁以及红外线感应系统突然发生故障,6小时后才靠台电临时供电勉强恢复系统运行。
从北京故宫展品失窃案到台北故宫
安防系统失灵致文物陷危机事件,纵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文物博物馆的安防现状,令我们深思和忧虑。全面加强我国文物保护的安全防范工作已经得到政府及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据悉,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政府对文物抢救保护投入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此期间,中央财政用于文物抢救保护的专项补助经费达7亿元,安排文物抢救保护项目1000余项,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重点文物被盗,第一时间会让人想到的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安保系统是否存在安防漏洞?文物博物馆的安防需求有别于其它普通领域,鉴于文物保护的特别性和重要性,对安全防范系统提出了更高层次同时也是更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如何针对文物博物馆安防的特别需求,制订切实有效的治安防控与技防体系势必成为文物保护的关键。
据悉,故宫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从1987年开始的,历经十余年终告竣工;1998年,故宫博物院真正进入了“技防时代”。目前故宫博物馆至少安装有1600个
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
纵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密不透风”,表面上看起来固若金汤,而实际上却是防不胜防。安保短板,让文物难以摆脱“厄运”。因此我们是否应深刻反思,纵使有强大的安防系统作后盾,但应用和管理非常重要,也值得考验。安保系统的常态化、精细化,只能在层层审核、增强预警等细节改善中不断强化。因此,单纯的技术防盗,只是表面形态,而最终还得依托“心防”,只有责任感的提升、防范心理的责任到位,才能为文物防盗与安全保护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护城墙”。
5月1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物局从故宫失窃案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据悉,2009年以来,我国博物馆安全案件呈现反弹趋势,文物安保形势不容乐观。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也即将于近期出台,其中博物馆等文物的安防经费投入保障将是规划的一个重点,国家文物局将会同中央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重点支持。“十二五”期间文物安全建设的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约是“十一五”的5倍,这将为安防业带来新的市场。据专家介绍,一个省级博物馆安防投入一般在1000万元以上,这对
安防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我国博物馆安防工作与安防行业及安防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较为严峻的博物馆安防现状下,安防企业更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博物馆安防需求也将会促进安防行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向安防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随着国家对文物安保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安防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