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是大理州的西北部门户,“214”国道(滇藏公路)贯穿其中,北与丽江接壤、与香格里拉毗邻,西和怒江兰坪县共界。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南国瑰宝之称的石钟山石窟群就雕凿于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流、物流频率也随之加大,社会治安形势也随之严峻。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城市社会面治安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建设,有效提升技术防范水平,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迫切需求。
建设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以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基层实战服务,为指挥决策服务,为全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一是为基层实战服务,致力于提高一线实战单位对公共复杂场所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为指挥决策服务,致力于提高指挥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多警种协调作战的能力。三是通过获取和记录公共场所的视频信息,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威慑作用,降低发案率,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笔者结合近年来剑川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现状与安装分布情况
目前,剑川县已投入使用的社会面监控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县政府牵头建设的“全球眼”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建有一个监控中心,共安装前端摄像机53个点;二是公安机关自建的监控系统一个,主要用于公安监管场所监控;三是社会单位自建自用的监控系统20个,其中公共娱乐场所、旅社饭店8家、网吧6家按相关规定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3家金融系统重点部位和营业网点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3家厂矿企业安装的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调度。从目前社会面监控系统使用情况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治安工作是公安一家的事情,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的热情不高,特别是居民小区、农村地区、企业事业等单位重点部位在主动落实技防措施上显得力度不够,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单打独斗”,导致社会面监控系统覆盖率不高。除县城金华镇主街道、繁华地段、“214”国道县城路段、部分小区路口、银行金融系统、重点列管单位等基本安装到位外,其余重点部位、中小学校、多数居民小区等安装率明显不足或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覆盖率比较低;乡镇(街道)、农村地区没有安装监控系统,根本无法与当前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相适应。
2、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功能深度应用不够
由于目前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用于对街(路)面、繁华地段、重点部位、个别小区的治安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更深层次的应用上,如对出入城卡口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对象(车辆)监控、人像识别、监控点自动跟踪复位、自动报警、灯光照射后的反背光以及电子地图功能等警务信息系统整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已建成的监控系统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形成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平台,制约了技术防范在社会治安管理中作用的发挥,难以满足报警、视频监控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的要求。
3、目前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现已投入使用的三大系统中,社会单位监控系统自建自用,主要用于生产调度,重点部位监控。由于受思想认识、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技术落后、前端存储,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不便,有些单位的监控系统成为摆设;有些单位即使运转正常,由于存在技术制式差异,编码解码格式不兼容,无法为我所用;看守所自建公安监管场所监控系统,由于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使得监控图像模糊,识别条件差,根本不能为监所管理、打击破案提供有效帮助。“全球眼”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模式采用的是“电信建设,公安租用”,所以在设备选型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目前电信采用的前端摄像机和编码器等设备型号较早,参数、性能等不能满足公安工作现实斗争的需求。如一期前端安装53台“英飞拓”摄像机V1245-1(10台枪机云台控制)、V1025-1(43台固定式枪机)是被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公安厅技防办2008年第三号公告”(依据国务院412号令、国家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第12号令、湖北省人民政府312号令)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登记、销售备案企业曝光台曝光的产品;其它监控中心的控制、编解码器等设备,如“名扬矩阵”MY06416L、EYE-06cdis-va-f硬盘录像机等参数、性能在相关网站查找不到;二是夜晚光源不足或缺少光源、监控摄像头防护罩未及时清理灰尘,造成视频监控成像模糊,无法辨认。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战效能,我们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看,现在连看都看不清的一个监控系统,谈服务于实战、更深层次的应用实在是扯远了。例如,2007年2月在剑川县城金华镇辖区发生的“故意伤害案”,通过调取视频监控图像,锁定了嫌疑人及所骑的摩托车,但由于成像模糊不能辨认,无法为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4、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规划建设先天不足,维护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我县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是按“政府引导,电信建设,公安租用”的模式建设,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是视频监控可有可无,开展工作不够认真,没有把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摆在应有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未能很好地结合剑川的实际情况,缺省了必要的技术人员对视频监控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设备选型,仓促上马建设。公网运营商电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无原则降低成本压缩投资来获取利润,最后连规划中的最起码系统保障单元UPS电源已省略掉。在整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建设中共投资110多万,其中政府及公安机关直接投资占了近38万元,而公安机关每年还要付租金24万元,租金24万元中最不合理的还包含近万元的光纤租费。
二是在建设安装环节中,建设协议中没有对前端摄像机安装规范作明确要求,一期工程中53个前端摄像机中没有1个机位是单独立杆标准规范建设安装, 云台控制的摄像机只有10个机位,比例仅占18.8%,而固定式枪机(俗称“死画面”)的比例高达80.2%,无法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监控点施工不规范,安装质量大打折扣,施工中直接将摄像机安装在建筑物、路旁电杆或其它附属物上,既不安全,也不利于全方位监控,有的监控点安装时没有考虑辅助光源,造成白天图像效果尚可,夜间图像效果模糊,大大降低了实战效能。
三是在维护管理环节,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运营商日常巡查管理滞后,人机互动未能很好开展,摄像头方向被任意改变后没有及时调整或被破坏后未及时发现,前端和监控中心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维护,设备性能不稳定,监控摄像头防护罩未及时清理灰尘,系统经常出现黑屏或图像模糊不清。
三、加强社会面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的对策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加强科技强警意识
  随着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的提出,公安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强化和深化社会治安管理、提高公安工作效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正是在当今现实环境下落实公安部“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举措。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打防控模式,依然走不出“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怪圈,要牢牢把握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权,就必须树立“信息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由传统粗放型的“人海战术”,向现代精准型的“立体式防控”转变,不断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2、加强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参与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宣传社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意义及在单位安全防范中的作用,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扩大监控的覆盖面。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开展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运用市场调节和导向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主等多种投资主体投入系统建设,拓宽建设融资渠道,推动系统建设社会化、市场化,促进地区社会技防体系快速健康发展。
3、加强维护管理,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加强与运营商协调沟通,建立登记备案、日常工作检查等制度,对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施工队进行教育,屡教不改者列入黑名单,不得参加公安组织的技防工程建设维护。加强监控人员配备。着力配强监控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视频图像监控操作人员、录像资料分析人员。注重人员业务培训,实行上岗培训资格准入制,积极组织开展识辨嫌疑、电子跟踪等实战技能训练,努力培养出一支“火眼金睛”的专业队伍。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值守人员工作制度、监控信息调阅复制制度、监控信息分析研判制度、业务培训制度等一整套监控系统管理工作制度,把设备运转、安全维护、服务运用、警情处置、信息调阅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用制度强管理,确保系统高效运转、发挥作用。加强考核奖惩。对运用系统预防制止犯罪、发现重大线索证据破案或提供重要情报信息的要及时给予奖励,并坚持监控成效与奖金福利、评先评优、年度考评相结合,激发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落实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加强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监控操作员的责任心、积极性、敏锐性和辨别力,从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监控巡视,及时地发现现行案件或可疑情况等。所谓点,即案件多发或易发的偏僻路段、区域等,对其进行高频率的监控。所谓线,即治安系数不高的多个相连区域,对其进行切换监控。所谓面,即全部监控覆盖区域,对其进行例行巡视。赋予监控操作员一定的指挥调度权限,对现行案件,可先行指令民警处警并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工作。
4、加强研判应用,充分发挥系统效能
加强分析研判,建立健县局指挥中心、业务大队、派出所三级研判机制,通过对警情进行研判,全面掌握治安动态,特别是对系列案件或突出案件进行研判,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并将有关动态或特征向各巡逻队伍和监控操作员通报,在开展巡逻、守候和监控时,有针对性地搜索符合特征的人或物,提高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及相关证据线索的捕捉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对特定目标对象(车辆)监控、人像识别、监控点的自动复位、自动报警、灯光照射后的反背光以及电子地图等功能,充分发挥社会面监控应有的作用,为打击破案提供服务。
四、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应遵循的原则,新规划建设的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和具有的功能
1、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一种建设模式可以完全适合一个城市或地区,社会治安报警与监控系统投资巨大,牵涉的内外因素很多。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地(市)级公安机关应在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使用过程中,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治安状况和地区特点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等指导文件和系列标准,积极探索公安业务与监控手段的紧密结合,协调方方面面的主客观因素,通过科学论证,编制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统一建设模式和升级改造通用的强制技术标准,制定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本区域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为下一步实现全州、全省乃至全国联网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努力运用监控手段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等公安实战中取得明显效果。
2、系统升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⑴避免重复建设,保护现有投资
目前多数地方采用“运营商建设、公安租用、政府监督”的方式,有必要在统一规划中明确规定:即在政府的领导下,由公网运营商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公安的技术要求,垫资承建全部的城市监控报警系统(包括设备、线路、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等),建成后将系统交付公安机关使用,系统租用费由政府按年支付。运营商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公安机关负责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⑵升级改造必须满足的条件
必须满足《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2部分:安全技术要求》(GA/T669.2-2007)的规定,报警与监控系统是在整合公安和社会报警与监控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实现公安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报警与图像信息的共享。
a.系统设计必须执行公安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和系统安全。不允许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设计视为电信运营商的普通增值服务。
b.系统管理平台所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都应部署在公安机关内部,VPN专网必须与公安信息网物理隔离。不允许擅自建设与公安信息网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杜绝在网络(线路)运营商处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
c.与公安信息网之间的视频交换,必须通过地(市)级以上公安信息通信部门建设的内外网边界接入平台实现。
d.严禁使用互联网传输方式。
⑶升级改造的目标
就现阶段来说,监控系统实现了两个应用:实时监控和浏览历史图像资料。系统基本实现了接入前端监控设备的实时图像,通过电视墙实时地显示前端的监控图像;通过DVR实现对前端实时监控图像的本地存储,通过关键字检索并浏览分布式的历史图像资料。从公安业务实战角度来看,这些应用是不够的,应该从信息共享和服务公安实战的角度来思考报警与监控系统的一些扩展应用。
a.与各种报警功能的联动管理。与各种报警设备及门禁系统的联动管理使得系统可以检测多路报警信号,当发生报警时,可联动一个或者几个设备协同工作,如自动启动录像功能(可录制报警前多少秒事件)、摄像机转动到报警预置位、向指定人员发送短信、声音提示或电话呼叫等等。
b.与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用MIS系统等有机结合。报警与监控系统各级监控中心的监控管理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用户对各种公安业务信息的综合管理。
c.与三台合一的有机结合。将110报警服务台、119报警服务台和122报警服务台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报警服务台,简称为“三台合一”。选择报警与监控系统某一个级别的监控中心建成综合受理110、119、122语音报警、数据报警、视频图像报警和处理警情的技术系统。旨在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的目标。
3、新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报警与监控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应根据公安各级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立足国内、安全可靠、节简实用、便于管理维护。
(1)实用性在建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公安业务工作需求。
(2)扩展性采用结构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3)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建设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先重点、后一般,分期投入、分期建设。
(4)易操作性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
(5)及时性能将突发事件现场的图像、数据及时地传输到受理中心。
(6)安全性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7)规范性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安部颁布的技术规范。
(8)可靠性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应有备份、冗余措施,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9)可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
4、新规划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和系统主要功能
⑴监控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a.制定视音频图像的编码、存储、传输、控制标准,实现视音频信号的互联互通。
b.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回放质量符合公安实战的要求,传输网络保证视频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c.优先保证报警信号的传输,为报警信号的传输预留紧急通道。
d.建立完整、严密、可靠的认证体系,为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e.与现有的公安接警指挥系统(110、122、119等)在统一平台上运行,实现报警信息与图像信息有机联动。
f.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在规模、监控层次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扩展。
e.具有良好的设备可维护性,实现设备的自动巡检。
h.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网络、设备等资源。
i.视音频与报警信息的有效存储与快速检索。
⑵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报警与监控系统使用数字或模拟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系统和设备,通过实时动态监控、记录查询、网络传输、分级控制、授权访问、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对城市卡口、主要道路、重要目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区域等目标的治安监控。根据业务管辖和需求,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通过报警与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实时、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适时调度、指挥、处置,达到精确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的目的,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信息采集功能
前端报警和监控设备采集巡检、报警和视音频信息等,并按照传输信息格式要求进行编码和打包处理,使之成为能够传输的数据包。根据需要采取全天候、多方位、固定、定时或移动侦测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实时、有效、清晰的监视。前端摄像机对监控目标的图像信息采集,是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其定位设置、设备质量及图像可辨识度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水平。应根据监控现场环境和监控范围合理选择摄像机、机位规范标准安装,保证对监控区域的有效覆盖。
a.设置摄像机的位置、区域及数量,应根据辖区社会治安实际情况和公安业务需求,经认真勘察、分析、论证后,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确定;
b.摄像机的选型,应根据监控目标的具体情况和治安监控需求进行选择。摄像机的选型要求保证足够的灵敏度,能够实时、准确、清晰地采集信号,照度不足的地点应采取补光设备;
c.前端编/解码器、一体化球型机、云台、摄像机等设备,应采用开放的或兼容的控制协议,提供标准的控制接口;根据需求,可对摄像机附加现场录音、红外探测等功能。
d.摄像机布点设计要求除了满足城市安全的需要外,还要兼顾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尽量和市政设施融为一体。每个前端监控点,埋设6-10m水泥或铁线杆,杆顶制作可安装室外高速一体化摄像机的机座。杆顶还要加装2-3m高的避雷针,由较粗金属线接地,地线埋深为1.5-2米。在监控点的监控立杆尽量与交通灯灯柱、路政指示牌立柱、市政指示牌立柱合二为一。如果是独立立杆,要求杆在装好摄像机后在≤6级风时不晃动,摄像机的输出图像不抖动。
信息传输功能
控制信息、巡检信息、报警信息和视频信息等,按照工作流程在网络系统各级传输;通过有线或无线等传输媒介,经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光/电或数/模转换等方式,将前端设备的图像及报警信号传输至控制设备。
信号传输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应根据前端摄像机到监控中心的距离、环境条件和建设经费等实际情况,在保证传输带宽、误码率以及经济、合理、可靠的前提下,可单独或组合选择有线(光纤、同轴电缆、电信宽带等)或无线(微波、扩频\跳频、公共无线宽带等)传输方式。具有动态适应网络传输状况和网络带宽的能力,具有全系统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能力。支持大用户量的并发接入,保证在大量图像访问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权限管理功能
拥有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每一级公安机关的用户只要在自己所属的监控中心开设帐号、分配权限即可。跨区域的调用通过报警与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之间的互连注册来实现,可以设立级联权限(可细分为图像浏览、控制、语音、流量控制等权限),具有级联权限的用户可以实现跨区域的视频监控资源共享。
a.任一级公安机关有权限用户可以浏览所辖各级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任一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
b.任一级公安机关经上级授权可以浏览其他同级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任一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
c.有设备控制权限的用户可以对实时图像监控点的云台、镜头和切换矩阵进行控制。
信息存储和备份功能
  前端监控设备、各级监控中心,均应对巡检、报警、视音频、系统日志等信息予以存储。公安机关的相应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报警信息及与报警关联的视音频信息。存储和备份的报警、巡检等历史数据信息,可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进行访问。各级系统对接收到的巡检信息、报警信息和音视频信息等按照信息的含义和归属进行分类,重要事件的图像要求作永久存储,并且提供异地备份。存储的历史视频数据要求进行防篡改处理,例如增加数字水印或者数字签名,使之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系统控制功能
依据授权将网络用户发出的控制命令传送到前端监控设备,实现监控中心及授权用户对前端任意一路监控图像的调用和控制。切换矩阵、管理服务器等设备是监控系统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单元。
a.切换应能通过手动实现和编程实现,将图像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也可以进行图像混合、画面分割、字幕叠加等处理;
b.对所传输的图像信息具有切换、记录、回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
c.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网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的摄像机图像,并能进行记录和重放。
自动巡检功能
具有系统定时自动巡检和人工自动巡检两种方式。人工自动巡检优先级别高于系统定时自动巡检,定时自动巡检功能和人工自动巡检功能由报警与监控系统各级监控中心实施。要求巡检结果和内容能够按公安机关管理要求以统计报表形式上报备案。巡检内容一般包括:系统工作状态、故障、在线率等。
报警信息处置
当发生报警时,前端报警与监控系统或专业报警监控服务中心应对报警信息进行复核。在确认报警后,按照要求及时向公安机关相应部门发送报警信息或现场图像信息。公安机关相应部门的技术系统自动优先响应报警信息,同时调用相应部门技术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调度子系统和通信调度子系统处理警情。相应部门技术系统应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针对技防报警和监控受理的辅助决策子系统,以提高快速处警能力。系统应具有同时受理多路报警的能力。
无线图像资源的接入
无线图像传输成为在突发事件、大型活动、警卫任务等临时活动现场中,以及恶性暴力案件的侦破中实现快速反应的有效手段,是一种经济、方便灵活、扩展性好的图像接入方式。立足于现有的成熟技术,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一套高效、可靠的移动图像传输系统接入图像数据,将会大大扩展各级公安监控中心的监控范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提供社会面监控资源的接口
社会面监控资源包括重点单位、社区、报警服务业等社会面监控中心,这些资源涉及的点多面广,因此整合这些资源,是减少投资、扩大信息来源的重要手段。公安监控中心要根据社会面监控资源的风险防范等级,有重点、有对应地接入社会面监控资源的图像,接入方式应符合报警与监控系统外网接入安全规范。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杨义生)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